【天天速看料】房地产低迷,城投压力很大
进入5月以来,地产行业的销售和拿地,边际上持续走弱,新房与二手房市场也乏善可陈。
在一季度快速释放去年积压需求之后,地产市场销售回暖的趋势似乎不可持续。
市场上对地产复苏的质疑越来越多,甚至很多投资人不满于销售仅仅略同比高于2022年疫情严格管控时期,很多投资人也开始在地产债、地产股、地产链期货乃至于利率债上交易起了地产二次衰退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而与此同时,城投债市场风云涌动,各种不利传闻充斥在市场间,而也有部分投资人选择用脚投票,出库低等级主体。
资产荒大背景下,投资者们不敢拉长期限,只能一遍遍纠结下沉的底线和边界在哪里。而市场主流的观点,都将地产形势的恶化,作为城投风险恶化的源头。
究竟地产持续走弱,究竟如何影响城投风险的演变?传导路径是怎样的?我们邀请了嵩山论市的专家,由专家为我们分享下对于地产城投风险联动的分析和对未来的判断。
问答实录
主持人:最近地产市场又边际走弱,原本一季度市场预期的销售持续改善落了空,而城投债方面,各地风险事件频发,虽然没有酿成最终打破城投债刚兑的情景,但是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也是发生了变化。这其中存在着什么关联?您是如何理解地产、土地财政与城投风险之间的关联?
答:一说起地产行业对城投风险的影响,很多朋友脑子中立刻会闪现出一个词——土地财政依赖度。
毕竟对于中国的地方政府,其综合财力中与房地产有关的部分大概占比在50%,而地产行业拿地百强权益拿地金额,也占全国300个地级市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也接近50%。
而很多城市,政府性基金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例,甚至超过100%。
的确,自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,整个地产行业爆发信用风险,地产行业拿地每年同比下降实际幅度,在30%左右。而因此很多城市丧失了对应部分的土地出让金。
但是,我们也发现,成都土地财政依赖度94%,杭州140%,但是较高的土地财政依赖度之下,当地财政与城投平台整体运作尚良好。
所以,去深入理解地产与城投之间的联系,特别是风险传导路径,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静态的“土地财政依赖度”的分析上,而是应该充分理解土地财政的机理。
90年代之后,城乡土地二元制度的存在,叠加上地方政府官员在“GDP考核”下的驱动,利用地方政府基于其在土地征收和出让环节的垄断优势。
一方面可以采取低价供应土地的措施进行招商引资(土地引资),另一方面又通过享有超高的土地增值收益来为城市建设融资(卖地财政),同时土地抵押的杠杆效应不仅放松了地方政府的信贷约束,更是有效缓解了快速发展阶段全社会的信用融资需求(土地金融)。
而从土地引资,到卖地财政,再到土地金融,中间是一个演进的过程。首先土地引资刚开始是主要针对工业企业,地方政府通过低地价、零地价甚至负地价(补贴)的方式来吸引企业入驻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,以此换取本地经济、就业的持续增长和稳定的税源。
当然,地方政府竞相压低工业地价的做法也造成了工业用地的超量供应。如下图所示,中国100大中城市的工业用地出让面积,占总出让土地面积的比例,始终在50%左右。
数据来源:Wind,嵩山论市整理
而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之后,土地引资逐渐向我们熟知的卖地财政让位。政府要发展城市,但是纯税收资源有限,需要通过土地出让收入去弥补;另一方面,地方政府掌握土地定价权,本质上是可以轻易获取级差地租。这两点相结合,就是产生了传统的卖地财政模式。
数据来源:Wind,嵩山论市整理
而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,也推动了2002年招拍挂制度的推出。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开始飙升,并在2011年左右达到了中央政府财政支出的5.7倍左右,土地出让收入对政府财力的强力支撑也证明了,对于政府而言,土地出让具有超高的融资效率。
而2008年之后,由于地方支出压力加大,但是地方收入即使是在卖地财政背景下,仍然会有巨大的缺口,所以真的承载政府融资功能的城投平台,才真正蓬勃发展起来。
通过城投平台去融资,实际上放大了土地作为潜在/实际抵押物的抵押率,为政府的融资和投资形成载体和通道。而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,也是推进加速了这个过程。
具体来说,全社会的土地抵押贷款规模从2008年的1.82万亿元迅速飙升至2015年的11.33万亿元,是2015年土地出让规模的3.4倍,也远远大于当年城投债2万亿元的发行规模。
正是从2010年起,土地抵押规模相对于土地出让规模开始飙升,这正好是土地征收成本开始大幅上涨的年份。土地征收成本的飙升使得土地出让的纯收入急剧下滑,诱使全社会越来越依赖通过土地抵押来进行融资。
数据来源:Wind,嵩山论市整理
主持人:专家的分析很精彩,的确,我们复盘过往30年土地财政相关的演变,从刚开始注重工业用地出让的土地引资,到后来着重卖地为城市提高收入和扩充资源的卖地财政,再到使用土地作为潜在和实际抵押物的土地金融。
答:特别是在卖地财政和土地金融阶段,房地产行业的景气,推动了地价上行,不仅仅让政府赚到了财政收入,还提升了城市的融资能力,也推动了城投平台的诞生与成长。
那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,地产走弱对城投风险的传导,是不是也可以结合这个动态的土地财政机理来看?
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考虑城投债的常见偿债来源。首先,城投本身所投资的项目,一般会有收入来源,或者会有对政府的应收款。这也代表了城投的经营性现金流。
而因为地产行业出现负面,地产持续走弱,导致各地政府的收入出现问题,对城投平台的账期拉长。而城投本身经营项目的收入,也受到土地财政不可持续的影响,出现重大问题。无论是市场化经营的收入,还是来源于政府的收入,都受到地产疲软的影响。
具体举例说明,比如城投平台常见的一级开发或者保障房建设,基本上收入来源都是政府在成本基础上加成返回。
城投自己的市场化业务,比如经营商业物业或者城市运营收入,这都在地产下行周期中受到了较大损害,地方政府支付能力变弱,回款周期延长,让城投平台的经营性现金流受损。而城镇化进程整体趋缓,也让很多区域的城投业务与项目收入下降。
而城投另一大偿债来源,也是地方政府给城投常见的纾困方法,就是为城投平台注入资产。
对于自身经营出现困难的城投平台,当地政府可以通过注入土地(包括储备地、划拨地及出让地),以及学校、医院、公园等公益性资产的方式,对城投公司进行资产性支持。
一方面降低城投平台的负债率,另一方面也增厚城投的资本实力,有利于未来展开抵押融资。
而地产持续走弱,当地政府实际上可用于救助的资源减少,而且资产减值的影响下,很多土地资源反而变成难以周转的棘手资产,而非可以用于增信的优质资产。其实这就对应了城投债的投资性现金流。
而城投平台最主流的偿债来源,就是本身再融资。正如我们上一个问题回答中提到的那样,利用土地作为潜在/实际抵押物的土地金融。
而地产行业持续走弱,让原本上一个十年全国普遍景气的地产市场,变得区域分化加剧,很多城市的土地本身并没有增信能力,也无法给城投平台提供再融资功能。
整体上看,城投债常见的三大偿债和纾困来源——项目收入、资产注入和再融资,分别对应了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性、投资性和筹资性现金流,也最终对应了过往两年宏观经济乃至于城投行业的三重压力——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。具体框架详见下图。
主持人:那对于我们今天的主题,对未来城投债风险的预判,您有哪些心得?究竟如何结合地产与城投,搭建关于未来的分析框架?
答:我这里开门见山,讲出我的三个判断:
第一,城投债的分化很明显,但是分化背后的实质,其实可以理解为区域地产偏好的分化。
因为按照我之前的逻辑,地产通过卖地财政和土地金融,动态地影响了城投债偿债和纾困的三大现金流来源,而区域地产市场的变化,也客观反映了当地城镇化绝对水平和相对发展趋势。
虽然不能仅仅通过地产偏好分化来决定城投分化,但是从边际上看,比如过去几年昆明和郑州受停工和烂尾楼盘影响,不仅减损了土地价值,也影响了政府救助能力。
在一定程度上看,地区房价的稳定度、保交付任务压力和尚未违约房企新拿地情况、民企拿地占比,都能体现当地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可协调的资源充裕度。
第二,要充分认识到,城投债打破刚兑,是中长期必然的结果。
毕竟城投债乃至于城投平台的产生,是卖地财政向土地金融转型的重要产物,也是分税制、08年四万亿两件大事之后诞生的历史性产品,随着土地金融模式的走弱,以及城镇化进展趋缓,城投债的持续滚动,对于信用风险和金融系统风险是大事,但是个别城投违约,监管层面认可区域性风险出清来推动整体的风险化解,未必不会出现。
而在这种背景下,城投平台需要从土地资源的运营商,开始市场化转型。转型的开始,必然是不受到投资人认可的,但如果不转型,未来城投债违约并产生扩散,就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。
第三,在房地产走弱后,城投也逐渐承担更大压力,三大现金流受损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中央对基建投资的发力力度在放缓,整体上地产和基建对经济整体的支撑,一定是逐渐走弱。3月和4月,政府发债规模同比下滑超过10%,财政发力主动放缓,也体现了这一趋势。
当前疲软的地产和受到影响的城投风险与基建投放,在我看来短期内无法为经济复苏提供动力。
转载:嵩山论市,本文已获授权,向原作者表示感谢。
关键词: